2023-07-28
5月30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印發《關于優化建設項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管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詳情如下: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印發《關于優化建設項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管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滬環規〔2023〕4號
各區生態環境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保稅區管理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各有關單位:
為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健全與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相適應的建設項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管理制度,結合本市實際,我局制定了《關于優化建設項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管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
2023年5月29日
關于優化建設項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管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為持續改善本市生態環境質量,嚴控重點領域建設項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以下簡稱“新增總量”),合理高效配置環境資源,支持保障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排污許可管理條例》《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堅持分類施策,強化責任落實,現就有關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基本原則
(一)新增總量與環境質量掛鉤。以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持續改善為目標,優化建設項目新增總量的管理要求。根據生態環境質量情況確定建設項目新增總量的削減替代比例。對生態環境質量不達標地區,實施更為嚴格的總量控制措施。
(二)政府統籌與市場調節兼顧。建立本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儲備庫,為建設項目新增總量提供削減替代來源。新增總量應優先在項目所在企業、行業內部或地區平衡,鼓勵排污單位通過市場化的排污權交易方式依法取得新增總量指標。與國家和本市重大發展戰略直接相關的重大項目,應實施最優可達技術并采取最先進的污染防治措施,在嚴格審批的前提下,新增總量可在全市范圍內平衡。
(三)總量指標與污染減排聯動。嚴控重點領域建設項目新增總量,嚴格落實國家和本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結合本市污染減排要求,對不同行業、不同污染物分類提出新增總量的削減替代要求。以控制增量、削減存量為抓手,鼓勵排污單位通過提升污染治理能力、關停并轉、產業結構調整等措施挖掘減排潛力,為發展提供環境容量。
2023-06-09
三門峽市人民政府印發《三門峽市“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方案要求,推進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和改造,新建污水收集管網應采取分流制系統,對排水管網進行清污分流改造、混接錯接改造、破損管網修補更換,提升污水收集效能。以現有污水處理廠為基礎,科學布局污水再生利用設施,推行再生水用于生態補水、工業生產和市政雜用等。堅持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新建污水處理廠必須有明確的污泥處置途徑。
鼓勵發展“生物質利用+焚燒”,將垃圾焚燒發電廠、水泥窯、燃煤電廠等協同處置方式作為污泥處置的補充。加快建設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爭達到70%以上或在2020年基礎上增加5個百分點;城市、縣城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8%以上;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力爭達到30%;市、縣污泥無害化處置率分別達到98%、95%;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95%左右。
全文如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經濟開發區、現代服務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現將《三門峽市“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三門峽市人民政府
2023年4月12日
三門峽市“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為大力推動節能減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2022〕29號)等有關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市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6%以上,能源消費總量合理增長,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重點工程減排量分別達到2300噸、34噸、6231噸、1252噸。節能減排政策機制更加健全,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二、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
(一)重點行業綠色升級工程。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方向,持續加大項目的挖掘和支持力度,推進澠池縣、城鄉一體化
2023-06-09
近日,江蘇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江蘇省生態環境導向開發模式(EOD)試點獎勵資金管理辦法(試行)》,通過財政激勵措施,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推進重大生態環保項目系統謀劃、統籌推進、落地見效,持續推動“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
省級財政對納入EOD試點項目庫的項目給予以下三項政策優惠:
一是省級財政資金獎勵。對通過中期評估且排名靠前的項目列為優秀示范項目,按照800萬元至1500萬元進行分檔獎勵。獎勵資金由項目申報地區統籌使用,可用于項目前期工作費用、貼息或其他生態環境治理相關工作。
二是引導社會資本支持項目建設。符合要求的入庫試點項目,享受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綠色金融政策,擇優推送至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省級土壤防治基金予以支持。項目納入“環保貸”“環保擔”項目庫,優先推送金融機構予以支持。
三是優先推薦進入中央庫。獲批試點項目優先推薦納入生態環境部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入庫項目同時享受生態環境部門多項支持政策。項目環評審批納入“綠色通道”,優先保障污染物排污指標,做到快批快辦。項目運行削減的污染物排放指標,經核定后按規定可納入排污總量指標儲備庫,流轉用于重大項目建設。
生態環境導向開發模式(EOD),是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為基礎,以特色產業運營為支撐,以區域綜合開發為載體,采取產業鏈延伸、聯合經營、組合開發等方式,推動公益性較強、收益性差的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收益較好的關聯產業有效融合,統籌推進,一體化實施,將生態環境治理帶來的經濟價值內部化,是一種創新性的項目組織實施方式。